百书楼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134章 长孙家果然亲兄妹

第134章 长孙家果然亲兄妹


其实这办法也不是朱标自己想出来的。

    驱虎吞狼之法,他知道归知道,但要将其合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朱标还是差了些阅历。

    法子是朱元璋想出来的,只是他当时就懒得跟李世民多扯,加上也没有提醒的渠道,所以就不想多说了。

    而如今,由朱标的嘴里说出来,怎么说也算是让李二欠了儿子一个人情,哪怕他本意是要跟李世民捆绑利益关系,从而避免李二等人看到宋慎在大明后暴露给其他人……

    但这不重要。

    朱元璋这种人,做一件事不可能仅想着要达成一个目的,正如他希望让那个双生子之一的男婴在东宫多放一阵子一样,最好是在人赃并获的情况下,再连萝卜带出泥地多查出朝廷里不干净的家伙。

    大唐,贞观九年。

    如今有了更好的办法,李世民也不是那种拉不下来脸,硬要讳疾忌医的人。

    “陛下所言甚是!”

    兄妹俩的心眼子是一个赛一个的多,而且招招都摆在明面上,让参与者们清清楚楚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

    所以,有什么事情是非要现在传封密信过来的?

    揣着满腹疑惑,长孙皇后打开了信封。

    她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好了被威逼利诱的准备。当今的陛下与皇后这两口子都不是简单角色,但凡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几乎没什么不能成的,所以不论多么心不甘情不愿,最终的结果大概都无法改变。

    王雅云捂住心口,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了好几次,才道:

    不过李世民没有管,而是转头看向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

    “那一门新的方法,只要前期准备充分,不识字的工匠们也能在一日间便可造出数十甚至数百本书籍。”

    “陛下如今得了一门新法子,正式推行后,可以大量造出许多书籍,不过这事情若光是靠朝廷,那是万万做不成的。”

    现在情况更加紧急,跟前又都是老伙计,还装什么装?

    他看着对面难得有些惴惴不安的程咬金,笑了笑:

    王雅云张张嘴,但什么反驳的话都没说出来。

    女子自古艰难,出身高虽不必吃衣食住行的苦,却也要勾心斗角,为娘家为夫家考量诸多,有必要时,也需要跟她现在一样自污。她并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她知道天底下比她苦的人多了去了,九成九的男子都未必有她过得好,更莫说女子。

    武如意恭敬道:

    “明白……我明白了。”

    后是长孙无忌提出要选几个最上道的家族许之以利,威逼利诱。

    “一辈子不过几十年光景,不论这一世能有多光鲜,下辈子若没投个好胎,就是来人间受尽苦的。”

    先是观音婢提出要让世家旁支和新贵们用印刷术,用一场阳谋对门阀釜底抽薪。

    她们都是老相识,当初在秦王府就认得,王夫人的闺名叫王雅云,而长孙皇后的闺名,叫长孙无垢。

    思忖片刻后,长孙皇后将那封信妥善收到了袖中,对武如意笑道:

    而长孙无忌在沉吟片刻后,缓缓道:

    “臣倒是有一个其他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比如玄龄的夫人,若是她那边实在难以说服,或是在跟皇后谈话结束后更加明事理了,那咱们可以告诉王家旁支,陛下手里还有更好的技术,只要他们如今听话,到时候研究明白了就可以优先拿给他们用。”

    长孙无忌显然也习惯了,没什么反应,只捋着胡须道:

    “臣以为,咱们手里有活字印刷这个技术的事情,可以适当告诉一些人。”

    长孙皇后笑了笑:

    “五姓七望里,王氏的风头是比不过那两家崔氏的,你心里应当清楚。”

    长孙皇后此时不自称本宫了,也不那么客套地喊对方王夫人。

    这一番话里,最让她骇然的并不是长孙皇后规划的美好前景。

    “世道变得更好些,才能给下辈子的自己留条活路。”

    “若是没有你发现这件事,以朕这性子,恐怕下次上课前就已经找好了人,将活字印刷的事情给分发下去了。”

    陛下那封信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但显然是跟这新技术有关的。

    李世民眉毛一皱:

    “如今正是商讨国策的时候,有什么该说不说的?你觉得不错,那就直接说,说完咱们再讨论不就好了!”

    而是,不识字的工匠,也能一日间造出数十数百本书!

    哪怕是阳谋她也认了。

    长孙皇后接过信后略感诧异地挑了下眉:

    “哪里送来的?”

    “皇后娘娘放心,此事,绝不可能不成!”

    “刻碑立传,青史留名……都不是没可能啊。”

    是的,这并不是决策性错误,大家已经将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只是因为缺少了许多历史知识,所以做出了相对没那么好的选择。

    房玄龄当即拱手表态道:

    长孙皇后愈发觉得奇怪——

    丈夫跟她几乎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即便是朝政,所谓后宫不能干政的说法也不适用于他们夫妻二人之间,因为她是跟着李世民起家的,当年秦王府里有那么多人谋划玄武门之变这么大的事情时,还被称为秦王妃的她也什么都能听,更不要说是如今朝廷里的事了。

    尤其是后者。

    “你出身太原王氏,先前让玄龄问你,你不大愿意,那么我亲自问问你,你想让你家更进一步么?我说的是你家,不是太原王氏!”

    “本宫知道了,你就在此呆着吧,有些事情,你也该听一听。”

    “长安有几家纸坊,产量不多,仅供应长安有时都力有不逮,而天下之大又何止是一个长安?许多地方的纸张对百姓而言都堪称昂贵,更别说是完完整整的一册书籍了。想要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上书得到书本,若无各地的各个世家相助,难上加难。”

    “雅云,你与我关系好,我就同你直说吧,除了你们家之外,你再想办法联系联系郑氏、卢氏的旁支,最好是在长安有姻亲关系的,让他们都去信问问家中,有没有这种想法。”

    长孙皇后亲切地拉着王夫人坐到自己旁边。

    因为殿内已经屏退了所有宫人,只留下了武如意,所以这封信正是由武如意从殿外带进来的。

    你个老小子,当面大声密谋我媳妇是吧,脸都不要了?!

    “朱标所言,肯定是他跟朱元璋一起商讨出来的,虽然朱元璋说话难听,但先前朕听说过他的发家经历,一个父母双亡的乞儿,能白手起家做到皇帝,他的脑子、心计、城府显然不会比任何一個开国之主差。”

    她刚刚才听长孙皇后说过那门新技术的事,而且皇后娘娘也说了,这事儿不仅是武家,其他许多家族都会参与其中,这位王夫人恐怕就是其中一员。

    王雅云听得心口都怦怦跳了起来。

    一目十行地扫过之后,她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更别说,这里头还有这么多年的岁月鸿沟,他刚才说得没错,超前几百年的眼光确实极其有价值。大唐应当有个两三百年的国运,此后是那宋朝,然后是个短命的元朝,再之后才是大明。”

    武如意心中微微一动。

    那就是丈夫送来的了。

    长孙皇后没有逼迫,只是定定看着她,问:

    “既然你心里知道,唯有在高门世家才能让女子读书识字,唯有投胎投的好,才能让女子少吃些苦头,那你为何不想想看,假如天底下能有更多的人读书识字做官,会不会有更多的女子能得到这样的好境地?”

    所以房玄龄只能暗暗在心里记了这老小子一笔,等着后面找机会算账。

    “算的不过人心而已。”

    “老程,你这回也算是立功了。”

    “朕觉得就先将雕版印刷传出去,再加上咱们还有这保底的活字印刷,就是有人想搞点什么事情出来,也有备用的法子,如何?”

    难不成……

    “那就这样做吧。”

    房玄龄现在当场扑过去揍人的心都有了。

    他很想,但是不论从身份地位还是如今的场合来看,自己现在都没有任何理由跟长孙无忌撕扯。

    李二陛下脾气向来不算好,只不过平日里因为要维护自己的明君形象,就算被言官们指着鼻子骂,他也要憋着火,等回去到了媳妇跟前了再关起门来怒骂那帮傻鸟。

    这一母同胞生出来的脑子和心眼子,真是血浓于水。

    正在同房玄龄夫人闲谈的长孙皇后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忽然接到了一封信。

    这一回,她不再说什么客套话,而是开门见山地直接道:

    “雅云,先前魏国公是不是已经跟伱提过了?”

    “此事我今日回去之后,便往太原去信一趟,告知父母兄长,他们若不答应,我就亲自回一趟娘家。”

    原来是要临时更改计划,希望她能够在跟王夫人说话的时候直接尝试下啊……

    只是……

    又多了解了一下雕版印刷具体是什么样,才切断了通话,之后,李世民面上对于朱标的钦佩散去,转而化为凝重之色。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看着他没说话。

    立政殿。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无忌,你这算计得,同观音婢果真是亲兄妹啊。”

    …………

    “其他人也同理,乖觉懂事的可暗示一二,不愿意的就以利诱之——当然,得先把那些懂事的家族安置妥当了,咱们这里的人越多,手中筹码越多,便更好威逼利诱。”

    “且不说如今五姓七望家中各自藏书有多少孤本,即便只算四书五经这一类,也有许多阻碍。”

    “不只是太原王氏,还有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加起来的影响力恐怕才与崔氏相当。”

    她收敛起思绪,恭敬应是,而后就乖巧地侍立在侧,并没有多问什么不该问的。

    “雕版印刷是在大唐出现,而活字印刷术是宋朝开始用的,这么多年,哪一个更适合咱们,他肯定最清楚不过。”

    可如今,这位不过三十出头的皇后娘娘没有威逼,没有利诱,只是给了她另一种解释。

    “回娘娘,是甘露殿。”

    最终,她长长叹了口气,道:

    “无垢,你想让我做什么,你说吧。”

    如今一听,果然如此。

    “玄龄,无忌,事情你们也都听见了。”

    “有了这样的法子,你们可以在寒门子弟中挑选有天分的孩子,开私塾教导他们,过几年后陛下会广开科举,届时看你们本事,能教出多少门生,那就都是你们的大好前程。”

    出门前,丈夫曾经告诉过她,不论今日皇后娘娘所言有多离谱,信就对了,他不能泄密,但能保证皇后所言属实,因为这个技术本身就离谱到可以让读书人为之疯狂。

    长孙无忌微笑:

    “所以我不会去问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那两家人,哪怕是旁支末系都眼高于顶,他们以自己家族为傲,自然更不可能因为一个奔头出路而放弃家族选择朝廷。”

    “平心而论,朕要是在他那个出身,不一定能走到今日。”

    李世民再度沉默。

    若说这话的是旁人,她会直接抄起扫帚把这骗子给打出去!

    但眼前告诉她这件事的人是长孙皇后,堂堂一国之母,而且与她有多年旧交。

    王雅云沉默半晌才低声道:

    “我自然明白,这法子对我家是有好处的,但对太原王氏,甚至五姓七望,都是釜底抽薪之法。”

    饶是程咬金这种脾气,此时也是连说不敢不敢的。

    “这辈子,我能有这样的出身背景,能以女儿身读书识字,能够嫁给玄龄,那也都是这投胎投的好,生在了高门世家,如此行径对王氏不利,我很难答应。”

    之所以要装模作样,只是想为自己的家族和丈夫多求些利益而已。

    也难怪如此着急,万一她现在已经开了个头,甚至说服了王夫人,那就很难再更改计划了。

    良久后,他才微微喟叹一声,道:

    “是啊,人心如此。”

    太原王氏有多大的荣耀,跟她自己家里有关系么?有,但不多。

    嫡系有的资源他们享受不到,那就自己去挣!

    一百年后,大家各凭本事再论乾坤!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44786/111109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