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 第177章 心情愉悦的李隆基

第177章 心情愉悦的李隆基


其中就包括李隆基的父亲,还有李隆基的妹妹。

    这种行为,放在其他时代肯定是要被谴责的,但是放在大唐身上,大家不光没有觉得不对,还觉得是这个味。

    不过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交手最后还是引来一群人的不满,大家觉得二人的内耗大大拖延了朝廷的发展。

    之前武则天因为自己年纪大,除了天幕偶尔爆出的科技之外,并没有搞太多的改革,所以武周朝的很多东西还是和历史一样。

    比如其他朝代被收编的和尚道士与被打压的差不多的世家,在武周朝还都在活着。

    还有就是其他朝代都在探索政治体制改革,武周朝也只是刚要在继承人中增加女性。

    这其中的变化,真心不大。

    也让很多想为朝廷付出的人伤心。

    现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搞内斗,这更加让人不满意了。

    最后一群对内斗不满意的人提出一个方案,拼贡献值吧。

    反应你们两个势均力敌,最后的权利都在我们这群中坚人手中,那我们就给出我们想要的,谁让国家更好了,我们就支持谁。

    而且这种竞争,也是玄武门继承制的一种。

    武则天则趁机逼着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签下,绝对不武力解决继承问题的承诺书。

    也是这时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才意识到自己被老太婆耍了。

    不过,谁让老太婆给出的皇位是真的,二人还是开始竞争。

    武则天表示自己也公平,就李隆基在北,太平公主在南,一南一北的搞发展,搞竞争吧。

    李隆基听到这话则脸色一黑,你这是在搞分裂。

    一南一北,我就算做的再好,等我登基后,面对的也是一个被太平公主控制的大南方。

    这他也太吃亏了。

    李隆基不服气,不接受这个选择。

    他表示,除非允许他向南方扩张,否则,他绝不接受。

    李隆基的坚持让太平公主忍不住阴阳怪气道:“呦,大侄子你是认定自己拿捏住我了呗。”

    李隆基则冷冷一笑:“不然呢?你难道还真懂治理一方,懂发展?”

    “你手下的那群人,有谁特别牛逼吗?”

    “而我,不用手下,亲自上阵都很牛逼。”

    李隆基表示,在牛逼这条道路上,他不比任何人差。

    太平公主生气,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李隆基确实厉害,手底下人也都是一顶一的强者。

    面对李隆基的坚持,最后武则天只能选择后退一步。

    因为满朝文武,都不允许太平公主把南方变成自己的大本营。

    他们怕太平公主之后,会有其他公主继承这笔政治资产,从此以后,皇子就代代得和公主搞斗争。

    当然,更怕某个皇子走上被公主支持上位的道路,到时候公主们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能操控皇位更替的怪物政治体。

    所以,大家是坚决拒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南一北,单独闷头搞发展的,必须允许一方可以向另一方发起侵蚀。

    大家相信李隆基的战斗力。

    太平公主表示你们别太看不起人,没准是我偷家成功。

    然后太平公主去南方时,把上官婉儿带走,还狠狠教了李隆基娶的武家女儿一套拿捏男人的招数。

    正面打不打得赢太平公主不知道,但是她可以先偷家一波。

    武则天则是很无语,不明白太平公主为啥要把上官婉儿带走。

    李隆基对此则并没有什么感受,对于这一世,只想专心搞事业的他来说,女人,并不重要。

    李隆基接管北方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组新的关陇贵族制度。

    “必须得给自己弄一支能打的军队。”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李隆基觉得关陇贵族是最好用的。

    这一想法让李隆基迅速得到一大批军事勋贵的支持。

    随后李隆基就果断开启向蛮荒之地的扩张,并且逐步进行开发。

    他开始给军事贵族们画饼。

    只要立下军功,这些新开辟的土地,都是你们的奖品。

    当然了,为了支持开发,你们需要给我带回奴隶。

    随后不久,冲下高原的吐蕃发现自己面前的世界变了,那些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比之前强了三分,而且他们还崇尚活捉。

    一大批吐蕃军人快速被变成奴隶。

    一年后,年轻的李隆基开始忽悠吐蕃奴隶。

    “其实伱们吐蕃人在往前是羌人,而羌人也算是炎黄的一支。”

    “所以,你们其实不用当奴隶的。”

    吐蕃人有点懵逼。

    随后年轻的李隆基笑嘻嘻的拿出自己让大儒编写的吐蕃历史以及曾经的羌人历史,然后一点一点给吐蕃奴隶讲述他们的过去。

    最后,年轻的李隆基才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

    “只要你们能从高原上忽悠下来吐蕃人接手你们的工作,你们就能解放出来,成为羌人,也就是炎黄的一支。”

    “如果你们能忽悠下来一大群人当奴隶,那我就允许你们成为汉人,成为大唐的一员,甚至我可以给你们一支军团的名额,只要进入,就能自主转化为汉人。”

    “享受汉人的福利。”

    “就像抓你们的那些军队一样,不用劳作,只用打仗,就能享受美食,后人还能学习大唐文化,一路成长为贵族。”

    “如何?”

    吐蕃奴隶们不信。

    但是当基数大了后,总有人会信的。

    当第一个吐蕃奴隶转化为羌人后,剩下的吐蕃奴隶快速苏醒。

    不久,吐蕃王朝就发现自己的底层人口在快速流失。

    一些转化为羌人的吐蕃人悄悄回去后,直接向高原上被奴役的,被吐蕃贵族剥削的吐蕃农牧们传递信仰。

    大概意思就是,去大唐,当一年奴隶,再忽悠两个奴隶下去,你就能当羌人,不用再当奴隶,只要进入大唐的军队,你就直接转化为羌人。

    特别有希望。

    啥?你说你不信?

    但是你仔细想想,你在高原这里,你是奴隶,你儿子是奴隶,你孙子还是奴隶,可只要去高原下,搏一搏,你很可能就不用当奴隶了。

    终归是唯有利益最蛊惑人心。

    一些吐蕃农牧来到大唐后,在品尝到这里的奴隶也能吃米饭后,更是激动的不行,甘愿留在这里。

    年轻的李隆基在了解到这种忽悠人的方式后,又想到了天幕上某个南北朝时空的大佬说自己被活不下去的百姓刺杀的事。

    李隆基觉得,这个也可以学习一下。

    李隆基当场向那些农牧保证道:“如果你们回去,刺杀你们的奴隶主,并带下人头,我就直接给你们羌人的身份。”

    农牧们心动了。

    随后不久,高原上出现一场场刺杀事件。

    李隆基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切,心情非常愉悦。

    而一些吐蕃转化过来的羌人在看到李隆基心情好后,屁颠屁颠的道:“殿下,如果我们让吐蕃乱起来,你是不是更开心,到时候能不能让我们当大唐的贵族?”

    李隆基听到这话直接懵逼了。

    不是,你们叛国叛的这么彻底吗?

    羌人们泪眼婆娑的看着李隆基。

    而李隆基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表示没问题。

    只要吐蕃乱了,并且亡国了,再也没有精力往下跑,到时候他李隆基直接去长安抢一批贵族爵位出来。

    他李隆基大方的很。

    羌人们屁颠屁颠的离开,然后年轻的李隆基就开始探查原因。

    为啥这些吐蕃人转化过来的羌人叛国叛的这么彻底,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在里面。

    不怪李隆基如此敏感,实在是之前没有见过这类场景啊。

    而调查结果告诉李隆基,是那群转化过来的羌人进入了内卷状态。

    综合来说就是,最早转化成功的羌人在看到自己忽悠下来的吐蕃人陆陆续续都赶上自己的地位后,突然就觉得有了危机感。

    当看到一些农奴在刺杀完上面的奴隶主,扭头就有了自己在大唐的地位后,更是紧张到不行。

    生怕李隆基忘记他们,最后他们失去在大唐的靠山。

    反应吐蕃他们是回不去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是开始想办法,想在李隆基面前疯狂表现,以此达成保卫自己地位的目标。

    然后他们就想出了一点,把吐蕃整个卖掉。

    这个调查结果让李隆基表示自己有学到新知识。

    不久后,高原上的吐蕃在这些背叛吐蕃的吐蕃人的帮助下,开始迅速崩塌。

    一些羌人悄咪咪的回去,向那些农奴传递吐蕃不行,大唐才是人间天堂的信息。

    同时,还告诉那些农奴们,只要你们能杀掉奴隶主,到了大唐就是老百姓。

    这些羌人在农奴杀死奴隶主后,又开始忽悠崛起的农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没多久,吐蕃就正式出现农奴起义,整个国家开始迅速乱起来。

    内战最能摧毁一个国家的底蕴,尤其是在有一群二五仔的情况下。

    没两年,吐蕃的国力就坍塌下去,高原的地理位置都救不了他们。

    这中间,李隆基抓了大量的奴隶用来种地,并且组建了一支羌人军队去高原上大杀特杀。

    李隆基搞死吐蕃后,就立刻回长安领赏,并且忍不住@了一下太平公主。

    姑姑,我已经立下一个灭国功,你立下了什么功劳?

    太平公主对此则只是冷哼一声。

    她手下并没有太多开拓性人才,以至于一直在南方种地,开垦更多的土地,缓解生产的压力

    李隆基在吐蕃灭亡后,就开始带人尝试去往高原之上。

    在修路失败后,李隆基也只能认命,开始尝试用政策去收编上面,并且征召身体不错的壮年上去。

    对于高原,年轻的李隆基是在太过喜欢。

    地理位置太牛逼,占据了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威胁长安,四川,南亚,帝国坟场,中亚等多地的实力。

    如果军队完全适合高原,完全可以把这一时期的高原开辟成一个中转站,然后从大唐长安附近上去,走高原直接进中亚,或者南亚。

    虽然危险了一些,但确实大大的提高了运兵速度。

    想想看,这时候能养一整个吐蕃帝国的高原,完全可以让一支军队在上面快速通过。

    不用带粮食补给的军队,速度绝对是普通军队的三倍。

    除此之外,还有高原之上近乎是平原状态,只是海拔高了一些而已。

    这样一来,在上面还能使用骑兵运兵。

    所以,李隆基是真觉得自己占据高原的选择是对的。

    李隆基的高光表现让他在大唐又聚拢到一批追随者。

    一群南方官员看着自己两三年升不了一点的官职爵位,再看看北方那帮军事贵族,和跟着李隆基的官员,慢的都一年升三级,快的已经封侯了。

    南方官员们是真心觉得跟太平公主没有前途啊。

    最起码,这前途不够明亮。

    所以,一群南方官员在李隆基尝试侵蚀南方时,纷纷选择接受。

    只不过,他们给李隆基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他们也想要立功的机会。

    李隆基对此则表示没问题,但这立功的机会有风险啊。

    别看我手下的军事贵族还有官员提升的快,可这都是他们拿命拼出来的。

    所以,你们有胆子吗?

    李隆基表示,我相信你们南方人的实力,但是我不相信你们的胆子。

    毕竟,你们在南北朝,三国等时代的表现实在太差,基本上是被北方按着锤。

    也就孙策孙权的时候有过几次野心,可紧接着也被北方将军给打散了。

    李隆基的话多少带点羞辱,但是南方官员在看到北方官员已经逐步被安排到南方后,还是咬牙接受了李隆基的要求。

    不就是有危险的立功嘛,我们也是可以的。

    一些家族更是拍着胸脯道,我们家祖上跟着霸王,孙策创业过,我们也是有点血性在身上的。

    李隆基对此则是拿出纸笔,让他们开始签字画押。

    在他们签字画押后,李隆基果断把武周朝的航海生活开启。

    他直接骗那群南方人出海。

    发现一座荒岛,就给南方的家族分一座岛屿,让他们上去种地,然后把收获卖给中原。

    短时间内,靠着东南亚的岛屿,李隆基成功把南方世家踢出中原大地,解决了当地世家盘踞,根深蒂固的择偶。

    李隆基还趁机开了好几个椰子厂,靠着收东南亚的便宜水果,在大唐大赚特赚了一笔。

    这让老老实实种地,老老实实发展的太平公主直接傻眼。

    我们两个人的差距这么大吗?

    上官婉儿都懵逼了。

    咋李隆基一来,赚钱和解决当地世家盘踞的问题两不误,而我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

    李隆基给二人的回复是,因为你们眼界太小,看不到我的伟大之处。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思索一下后,直接喷道:“别放屁了,只是我们没有你那么浪而已。”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66034/111109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