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母妃读我心后,全家叛逆了 > 第186章 贬为庶人

第186章 贬为庶人


自大行皇后薨逝之后,皇帝哀痛不已,时常也感觉身体状态一日不如一日。

  终于在郭恒案后一月,便下旨让太子监国。

  夏煜想起沈玉瑶曾和他说过,皇帝如今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在为太子的皇位继承开路。

  甚至连他那些疯狂杀贪官的策略,表面上是皇帝为了赢得民心,巩固皇权,实则是在为太子继位扫清一切障碍。

  前朝的灭亡,即是因为贪墨官僚将国库挖空,新继位之人不能完全掌控朝廷。

  为了避免前朝的悲剧重演,皇帝这才决定亲自动手,以反腐的名号,将一些对太子有潜在威胁的官员清除掉。

  他甚至曾不惜在朝堂之上,当堂下令斩首官员,并以一盆植物做类比,直言告诉太子,这恰恰正是为了帮助太子去除掉路上的荆棘。

  同时皇帝,也明里暗里在文武百官前表示,谁都不要成为太子继位路上的荆棘,否则必定是死路一条。

  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其他的皇子皇孙们!

  看着正低头走上台阶的太子,夏煜面上不禁现出一丝讥讽的笑意。

  他心中暗想,其实皇帝虽替太子做了如此多的筹谋,奈何太子内心深处并不赞同。

  因为在太子心中,一直都是“仁政”为主。

  他认为,开国之君可以狠辣残酷,但守成之君,一定是要仁心仁德!

  太子治国理政,文武百官们都能看出,他是有自己的手段的。

  可是,太子的这些手段与如今皇帝的治国之道其实是完全悖悖的。

  曾有日上朝,太子还曾出口顶撞过皇帝称“尧舜之时未曾杀戮臣子,但依然可以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皇帝一时气急,还大骂太子说:“等老子死了,你当了皇帝再处理吧!”

  宽厚仁慈的太子,狠辣多疑的皇帝,势同水火。

  偏偏此时爆发的郭恒案,作为黑龙卫指挥使的宁王夏煜,便刚刚好成了那条水中洗净,又置于火上烤的鱼!

  如今,鱼烤熟了。

  自然是要分而食之了。

  夏煜轻轻抿了抿唇,如今的他只是皇帝和太子对弈的一枚棋子而已。

  随时准备成为弃子!

  太子一步步走得很是迟缓。

  上到最后一级台阶时,他抬眼看了看一同站立的的文武百官们,皱了皱眉。

  转身又看了看晋王、秦王和夏煜,面色这才恢复如常。

  太子略一停顿,便走到了夏煜身旁,他对夏煜说道:“四弟,今日你终于是肯上朝了?”

  夏煜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道:“躲得了初一,自然是躲不过十五的。”

  太子眼中忽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他冷声问夏煜道:“看来孤的四弟,还是一定要坚持宁枉勿纵了?”

  “宁枉勿纵”是夏煜在呈报郭恒案的结尾语。

  夏煜知道,他是顺了父皇的意,却失了兄长的心。

  文武百官一听,心中一下子都明白了,太子责问夏煜的便是直指郭恒案。

  一时间,大殿外,文武百官们开始窃窃私语。

  渐渐开始变得吵吵嚷嚷起来。

  “黑龙卫残忍暴虐,早就该裁撤了。”

  “是啊,黑龙卫让大家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都无人愿入官场,就是这些天杀的黑龙卫闹的。”

  “......”

  官员们似乎群情汹涌起来,他们看向夏煜的的目光,无不充满怨毒之色。

  而夏煜虽早知已经身处里外不是人的地步,但那个昨日还曾写信宽慰自己的太子哥哥,此时,竟然回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当众责问。

  甚至太子在百官面前还是摆明了态度,他完全是不认同夏煜的所作所为的。

  文武百官们一下子用更为怨毒的眼光锁定住夏煜。

  若目光能杀人,夏煜此时正在遭受凌迟之刑。

  这可是,夏煜一向最为敬重的太子哥哥。

  在他猝不及防的时候,忽然发难。

  一时间,夏煜也有些不知所措。

  但太子为君,他为臣。

  太子的责问,夏煜不可不答!

  既然太子当众问。

  那他就当众答!

  他抬手拱了拱,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道:“太子殿下明鉴,臣以为宁愿一家哭,不愿一路哭,宁愿百官哭,不愿百姓哭!”

  夏煜这番朗声作答,让太子瞬间变了脸色。

  而夏煜心中也是无比清楚的,自己的这一句回答。

  今天,必定会惹得天怒人怨。

  仿佛应景般,大殿上空忽然飘过一团乌云。

  几声炸雷在城外山边边,炸响。

  在场的那些百官,他们群情汹涌,甚至都等不及上殿到皇帝跟前去弹劾夏煜。

  而是不约而同地集体转身走向午门,又齐刷刷全部跪在午门外,他们要求皇帝裁撤黑龙卫,并治罪黑龙卫指挥使宁王夏煜!

  夏煜耳边甚至能听到文武百官在午门外的高呼:“臣等誓不与酷吏共天下!”

  此时他的脸上并未有惊恐的神色,反而露出一丝彻底解脱之色。

  夏煜抬头望着大殿之上飞过的一只孤鹜,叹道:“我不入地狱。”

  ......

  七日后,皇帝下诏,将宁王收押,黑龙卫裁撤。

  甚至紧跟着又下一道圣旨,宁王夏煜被贬为庶人,京都宁王府封禁!

  宁王妃及宁王众子女,均被逐出了宁王府。

  消息传出,一时间朝野震动。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不议论此事。

  “要我说,就是这宁王活该!谁让他拿着鸡毛当令箭?杀了那么多官员?”

  “唉,你们只知其一,哪知其二?这宁王可真是憋屈,他可是一点都不稀罕当这黑龙卫的头头。”

  “对!明白人都知道,黑龙卫头头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不光容易得罪人,若办得不好,那就会得罪皇帝!”

  “要我说,还是太子爷仁心仁德,天天带了弟弟们跪着替宁王求情。”

  “太子爷倒是仁义,可是他那次子却是眼瞧着宁王落水,还往水里扔石头!”

  “太子爷的次子?才十来岁的小孩子,还能害了宁王不成?”

  “这孩子虽不到十岁,可皇帝犹豫之时,却是他的一句话,彻底让宁王被贬成了庶人....”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93872/1111094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